新的一年,未必面对新的世界,虽然“昨日直如黄泉客,冥冥逝水谁见回”。但跨过新年零点,没谁觉得自己新生了,也没谁觉得过去已然过去。
前些日子里,群里两个大神辩论了一下午,大约是“世界、全世界”、“经历、经历过”的话题,最后发现是两个认识相同,却因为不同步,自顾自的认为对方错了。真知灼见不多,倒是展示了执著和语言表达。我们抛开智慧这个大话题,想来生活也就如此,我们没有什么大智慧,我们能做到执著就不错了。其实归根结底,常识我们都知道,只是我们较真的时候忘了常识。
要说有一句话,既最温情又最无情的话,该是那个“我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荣格为“你的世界就是全世界”,你路过我的世界,你就是我世界的一部分,然后你再走了,我的世界是不是有点残缺不全啊,谁给填坑呢?都说不清是温情还是无情。
偶尔觉得还是中国人聪明,“天人合一”,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你也是。于是说谁路过谁都不合适,都是一锅里炖着。我路过你的世界,你也就路过我的世界,咱俩的世界都是世界一部分罢了。这符合混沌理论,谁都不是谁的谁,谁又必须是谁的谁,你都不知道是谁在影响谁,谁是谁的过客。
前些日子看了一个什么世界九大圣人,先不说国外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之类的,中国上榜了三个,孔子、老子、鬼谷子,貌似很厉害。咱不管排名多么的不靠谱,起码这三位解决了你人生绝大多数问题,孔子让你如何做好自己,老子让你学习与环境和谐,鬼谷子教你怎么利用形势和与人性博弈。反正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解决了认识环境的问题,解决了如何与形势和人性博弈,这一生会好过些吧。
人生要是这么简单,倒是真的好了。你却发现,你既认不清自己,又不晓得你的环境是什么,你以为通晓人情却一次次被人性击败。反正人生有点惨,世界有点霾,人总是出乎你的意料。你抱着常识论的角度看周边的人,每个人都是黑天鹅;你抱着每一件事都是黑天鹅的想法吧,似乎每一件事都因果了然。
我特别推崇金字塔原则,不仅是装逼、或是认清问题、或是做一个倾诉者或倾听者,甚而需要去明白人性都可以运用。这符合人的本性,人类的本性就是想把事情简单化,然后又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不知哪位大神说过:毁灭你的不是对未知的好奇就是对人性的简化。就算你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你一样会被好奇和简化事物害死,这看似悖论,其实就是命运。
归纳总结的是实践和真知,演绎推理体现你的能力和对未来的预判。人么,充满着对过去的纠结,对未来的期望,对过去的失望,对未来的恐惧。但我们经常试图演绎推理过去,归纳总结未来,然后一次次被自己的想当然伤到体无完肤。当你学会对未来试着演绎推理,对待过去试着归纳总结。起码今天会活的好些。
我们以为自己在认真地做事做人,却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荒废和不知所以然,就和这篇破文章差不多,码了半天字,和“谁会路过你的世界,你又路过谁的世界”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生活也就这样,忙活了一整儿,却发现“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人生真就这样了么?还是你反正都得这样?
怕也未必。
没有谁路过谁,只有谁珍惜谁,学会珍惜总是好的。有人路过你的世界,也意味着你路过他/她的世界,缘起性空,你越不探究为什么他/她会出现在你的生命里,你越可能与他/她存续更多的时间。那些纠结某个人对于自己的人生是否有意义的人,总觉得对面的人存在的毫无道理,却又不得不面对。且行且珍惜,何必深究。
路过是未来的事情,存在是当下的感觉。你不会因为明天你会死亡,今天就决定不再呼吸。同样的,或许太多的人注定要离开,却不影响你今天去爱或是去厌恶。而因为明天的离开,决定今天放弃存在于彼此的世界。那你既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甚至没有了当下。
你活下去是因为你有常识,但你活的好,是因为情感。人活的不爽,绝大多数是因为没有常识,符合常识的才能让你没有那么多的恐惧。但你想要活的好些,总还是要保证自己是个活生生的有温度的人。无情绝对让你活的少受伤害,但有情会让你活的有点意思。
与其将期望交给未来,不如在当下保护自己。当你保护不了自己的时候,你也无法善待他人。我们给未来所有的预期和期望,永远是你博弈当下保护自己的结果。那些说着未来某一天我怎样怎样的人,多数在今天活的很受伤。
去归纳过去,去演绎未来。人生的错觉是“他/她不是那样的人,我有能力控制局面”,过去的蛛丝马迹今天都会演变成现实,你的能力不是博弈的条件而是博弈的组成部分。他/她就是那样的人,你没有能力控制局面。所谓的路过,都是你力所不逮罢了。
你可以选择谁路过你的世界,却永远不能选择他/她如何离开。因为终将离开而选择拒绝谁路过你的世界,你永远会收获沮丧。你拒绝的通常是你渴望的,只是因为害怕失去,你就选择拒绝罢了。人生最无力的无非是因为怕失去,所以拒绝接受吧。
新年来的时候,因为你路过了去年,走进了今年。谁路过了谁,谁又是谁的世界?或许,只要你珍惜的,会一直在你的世界,你不能左右的都是你放弃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