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论事,实事求是

这几周,陆陆续续都有各种各样的糟糕事的发生。起因大概都是因为我说了一些叫人容易误解的话,导致产生了不快,但是我至今都没有觉得我做错了什么。

说到这,我还是比较欣赏「高晓松」的闲情逸致的。我很佩服高晓松的一点,便是他已经有极为广泛的受众,依然容许自己的脱口秀里有大量容易被曲解、挑刺甚至低级错误的地方出现,因为他谈论的领域比较广,去知乎上看看对他的评价,有多少人揪住他话里的一丁点漏洞上纲上线,或从一个小错误里推导出他是一个大SB。

其实那些容易被曲解挑刺的地方,加个定语就限制住了。那些低级错误的地方,随手搜一下就出来了,但他压根儿不屑于这么做,容许一堆人揪着他一丁点毛病宣布自我的资深与优越,留下的反而是很多粗糙的、有漏洞的、防抬杠力极低的但却闪着灵光的金句与想法。

我现在意识到,在围观者众多的情况下,能像高晓松那样说话是真的自信,而说话力求面面俱到、无懈可击是种自卑。

人要大胆的允许自己被误读、被曲解,被认为是傻逼或者就承认自己就是个傻逼。

很多人对我在群里发表的「鄙视」言论感到不爽,甚至还想退群。

但作为我个人而言,我更想告诉大家的是:看到一件事物之后,经过自己的想法后再把这个想法作为自己的独立思想而表述是一件十分之神圣而伟大的事情,因为你做到了别人不敢去做的事情。就算你的观点是错的、会得罪人的也没有关系,总好过在社会上跟风的没有自己思想的「精神寄生虫」。

并且更重要的是去学会评判一个东西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

就算是最垃圾的地方也能找到好的地方,就算是最好的也要找到差的,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的进步与发展。

我觉得人生笼统的概括无非就是「被鄙视」到「鄙视」的过程。

鄙视自己是正常的,人的成长就是当你觉得以前这么做很俗的时候,你就成长了。

这并不是教大家去否定以前的自己,而是在现在的眼界、知识来看,我们以前这么做,的确是不应该的。但这并不是否定以前的童真还是别的。这大概就是个眼界提升的问题:好比我还没去太古汇的商场厕所的时候,我觉得普通、整洁的厕所都不错的意思。

我长到这么大,被鄙视的时候多的是。

但是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气馁,也不要去发了疯的怼回去。首先找自己是不是太落伍,随后再想对面是不是傻逼,有没有鄙视错。虽然我不喜欢孔家的学说,但我觉得这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没有什么错漏的。

我最反感的事的其中之一,便是「先入为主」的观念。

这种想法很可怖,也十分之不可取。

当然,你从「我饿了」听出来「他想吃东西」这种属于常识性的、人类正常交流的范畴是没有问题的。但真正的问题便是在于中国人一个在思维里根深蒂固的观念,那便是去猜测对方的话、行为、面部表情的背后有什么原因。这一点我是十分之厌恶的。

好比我的一个朋友很喜欢吃「糖醋排骨」,今天就是为了吃这个来到这个餐厅的[1],但我和他说:「我不太爱吃这个」,于是便不点这个菜,点了其他菜,事后他就闷闷不乐。

其实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表面的意思,我不太爱吃。但不代表我不吃、不想吃。只是不太喜欢这个菜而已。

再举个例子:当别人找我工作的时候,我和他说:「我近期有点忙」,然后他就在给料里面加了几个万,这简直就是对职业工作者的一个侮辱。

但是总是有许许多多的人能从「有点难办」「有点不够时间」推测出「要不要给他意思意思」。

为什么国人就这么喜欢去猜测对方的想法是什么,我觉得大致的原因,无非就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还有社会风气的问题。

做孩子的时候要看父母和老师的表情,无论是想要什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是要看父母和老师的意思,要去猜他们背后的意思是什么。长大后,便要去猜上司这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这么做会不会影响我的前途?

这大概便是我国「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养成秘诀了吧。都是在压迫之下,为了生存而学会的糟粕。

但我相信人类总是向前进步的,只要是能朝着有光的方向走,总能找到出口的。

如若不迷路,怎见桃花源?

前,很多人总是会把我分类到「果粉」里面,到了现在不仅说我背叛了「果粉」,还把我称之为「锤粉」。但是我每次听到这种对我的评价,我还是会不厌其烦的对其进行解说,解说到我要把他拉黑的程度(笑)

我再在这里重新阐述一遍:我并不是什么公司的粉,我更多的是粉好的产品、好的设计。

在乔布斯去世之前,我会期待苹果的每一场发布会,期待每个新产品带来的一种革新。

iPhone4,母庸质疑这是一台直到今天都应该被尊称为智能机的典范的智能手机,当年的发布会给我带来的震惊我到现在都没有遗忘,但是直到今天,我之前追捧的苹果的革新精神,去哪了?于是我便再也不关注苹果的任何一款新的手机,直到今天我关注它也是网络上一些还没有开化的人无形的追捧才偶尔看到的,看到后还免不得要喷上两句——现在的苹果真的太烂了。

直到后来没过多久,锤子这家公司出现在我眼前,锤子的每一场发布会都让人重新想起了当年iPhone发布的那一天,那种激动、对社会的进步而感到的激动与热情,我想没有几个人能体验得到吧?

这便是我背叛「果粉」的原因。

把话说回来,我和他们纠正的一个论点是「我是『乔粉』不是『果粉』」,然后他们抨击我,跟我说乔布斯都死了,你还有什么粉的,这种人实在是太无知与太没有理想与追求。并且我粉老乔不是因为他能做出什么好设计、好产品,更多的是他的一种精神,只有这种精神我才能一直把他粉下去。很多人总是分不清这些概念,于是我觉得罗永浩有段话说得很好,大概能笼统的概括下这个论点:

很多半途而废的理想主义者喜欢说:我本来特别崇拜某某某,特别佩服某某某,是某某某当年启发和激励了我走上了信奉自由民主的道路。但是后来,我痛苦地发现某某某变节了(或是露馅了),从此我觉得什么都是骗人的,我什么也不信了。每次听到这种没出息论调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心里骂娘,干!原来你是某明星的粉丝,我他妈还误以为你是某种理想的粉丝呢!——做你该做的,做你认为正确的,不要为了谁而做,当走在你前面的先驱者没出息地倒下或是变节的时候,你应该感到高兴:你走到你的偶像前面了,多牛逼啊。

于是便可以从这里揪出一个「就事论事」的议题。 我和很多人说过:你不要看到我现在天天说锤子好,鄙视你的手机牌子,就觉得我是「锤粉」,假设明天有某一个厂商,推出了一款完爆锤子的,无论是外观还是系统方面的手机,我用过后也的确这么觉得的话,我就会立马拿着这个手机,去鄙视包括还拿着锤子手机的人。

我并不是因为我热爱锤子什么地方,而是我遇到这么多款手机里面,目前锤子的手机的确是最好的,如果你不服,我们可以联系一下,用客观事实证明一下谁对谁错。

在鄙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你行你上」「不会就不要瞎bb」「你知道他有多辛苦吗?」的言论。

我个人觉得,做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是两回事,具备前者的人大多数情况下都具备后者,反之则不然。

一个不会做菜的人可以评价菜好不好吃是因为他味觉正常,他不具备做的能力但具备评价的能力。而一个会做菜但后来味觉失灵的人,你叫他尝尝饭店做的菜好不好吃就很难了。假设一个人长期存在一个自我陶醉的状态中,不允许有建议与不想改进,这个人有没有未来还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别人如何评价你是别人的自由,你接不接受当然无所谓。你喜不喜欢也是你的自由,骂人也只能显出自己很没素质。说白了这种争论存在更多只是双方互相不满而已,本来只是互相抱怨而已,却非要搞得名正言顺,这是着实是一种很荒诞的事情。就事论事即可,发表意见不要涉及到人身攻击。以及想骂人不要拐弯抹角,不喜欢就直说,不要找个借口,每个人喜好不一样又不是什么不正常的事情。

以上便是我对近期的一些事件的观点的总结,夜深脑胀,文笔紊乱,见谅。


  1. 注意,我只是突然想到这个菜品名字,不代表我不喜欢吃,千万别先入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