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正常人的认知水平中,个人网站本身就应该是服务于博主,并提供一个属于私人的空间给处在局域网中的各位吹吹牛的这么一个地方。
而 Pache 却很奇怪,大多类似于博主遇到了什么事做了什么事而发出的感慨,又亦或是记事类这种理应充斥着博客页面的文章标题,在 Pache 上出现却难以被找到。充斥着整个页面的文章大多都是与博主个人本身并无太多关联的、有的只是一些隐晦又含蓄的,时时刻刻会被以「查水表」为由而被上门检查的这么一些内容。
似乎,对于这个网站的了解只能停留在了「关于」这篇文章上——这两个不自量力的家伙。
他们似乎总是认为他们能做到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个人博客网站,这太过于不切实际与过度膨胀的自我优越感,戳到了所有人的笑点并被认为是个「骗子」与「骚扰者」
我与 Vec 合作打造 Pache 大概已经超过两个年头,说实话我还是比较惊讶于 Web 界的发展——的确是比哪个方面都要快,以至于 Pache 的主体架构换了又换,Pache 的界面也是改了又改。
我和 Vec 说到过,我以前也有个属于自己的个人网站,是我大学的时候用世界上最好的语言 —— PHP[1]堆起来的这么一个破站,那时候似乎前端这么个概念还没有十分明确。
无论是当时的浏览器,还是编程语言,又亦或是电脑配置,没有一项能达到我想要的「指标」[2]
于是我便把那个网站一直挂着,挂到了 13 年,便停止了运作。由于自身慵懒怠惰的原因,这期间接近 5 年时间内我几乎没有再碰过 Web 这方面的东西,虽然多多少少还是有的,不过只限于浏览上。
后来,国内兴起了贴吧。不同于现在,当年的贴吧人才济济,技术贴层出不穷,展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当然,现在早已是当年谁也没想到会没落到快关门大吉的地步了。
巧的是我当时刚到手并在把玩这台 iPhone 4s 的时候,电视上的头条新闻便赫然的出现几个大字「苹果 CEO 乔布斯于 10 月 5 日去世」,这条噩耗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世界上最会做产品的人去世了,可能意味着全球再度陷入人性的灰霾与科技的光辉。
由于这个出版商就像会算命似的,次日上街便发现满大街上都琳琅满目的用不同花样摆满了一排排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作为一个忠实乔粉,我当场就声泪俱下并顿时冲上前台抢了一本回家。
回到家拆开包装一打开这本书,便看到一句话;「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突然间一股悲壮的气息就上来了,我在客厅中拼了几十年的中命,满地打滚、哭得死去活来鬼哭狼嚎涕泗滂沱,不该出来的液体也流了出来。
悲壮的我为了持续渲染这个悲壮的气氛,冲进了澡房洗了个冷水澡后,为了镇定情绪,打开手机上网搜「乔布斯」三个字,二话不说把排序在第三行的「乔布斯吧」关注了。
当时的乔吧是真的热闹非凡,不像现在这样被满屏垃圾广告困扰着,并加了诸多限制硬是不给任何人当上吧主的贴吧——似乎李彦宏对乔布斯彼为不满似的。
乔布斯去世的时候当然是热闹非凡的,毕竟这热度不蹭可不行,不蹭就显得你不懂什么叫「人文科技的交叉点」、「禅学的极简设计美学」。于是各种感恩、纪念等高质量文章一篇接着一篇,对于乔布斯的事迹也有各种探讨,不过热闹只属于我们的,不属于吧主的。
很快,乔布斯的热度便因为我们民族的健忘基因而降了下来。不幸的是,那个本来是乔吧吧主的人本身对乔布斯没有半点兴趣,从不管事,贴吧一片杂草丛生的乱象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垃圾营销广告。
为了乔吧的再度辉煌,我们组建了一个 QQ 群,准备进行大规模的——革命。
革命当然是成功了,不过也只是短暂的繁荣,新上任的吧主采取了诸多的、非常具有创意并且行之有效的措施:诸如「乔吧日报」、「乔吧圆桌会」,鼓励发有质量的帖子与许多有奖纪念活动。但最终因为学业繁忙与社会就职原因,也没多少时间打理,到了最后因贴吧改革而被撤下了吧主一职,而我,区区小吧当然也被当作「反李彦宏」行动的共谋而被撤职。
在乔吧的 QQ 群里,有一位被戏称为「斜眼怪」的人,他的每句话后面必定带有斜眼笑的相关表情。后来发展成了「赖姐姐」,原因是他姓赖并且把斜眼笑的表情改成了发萌妹图,以致让所有新入群的成员总认为他是女生——呕,是就好了。
对的,他就是这个 Pache 的合伙人 —— Vec。他貌似是群里唯一一个总是发编程相关内容的人以至于我们当时都望尘莫及,也有人因此而步入后尘。
我还记得,他当年那个又丑又挫的破网站的名字叫做 myBlog,好像是这么回事。
因为又丑又挫,我当时看完这个网页随便提了几个需要修改的点与些许意见,他不仅接受了这些意见并加以改正。后来几次都是因为我闲的无聊与他在群里发这个网站链接的原因,我逐步给了他大小不一的、细枝末节的意见,他也一一改正并再次寻求我的意见。在此我感到很欣慰,貌似有一种我也是这个网站开发者的担当压在了身上。
他是我见过所有的个人开发者里为数不多能坦然接受建议与批评并改正的人。
这的确是非常令人出奇的地方。
上面所指的个人开发者其实并不局限于网站的个人开发,因为在我这浅薄的阅历里表明,所有的个人创作者[3]基本都有一种「傲气」的存在,这种「傲气」并不是指他们不够谦虚,而是你永远别想跟他提意见或跟他说哪里不好,他们总是会以各种理由或者你根本完全弄不懂的专业术语来跟你推脱并跟你说明你这是错的,你不懂你不对你不该你不了解你不明白。
「他们内在其实就是把他们创作的作品当成自己孩子罢了,你这样岂不是走到某个不认识的抱着孩子的母亲面前跟她说你这孩子怎么怎么不行,怎么怎么丑吗?在你不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当然就和别人说说自己的不够好很差很垃圾表示谦虚,但一旦你说了就觉得你不懂你不对你不该。」我当年问 Vec 这个问题时他这么回答。
我问他「那你怎么不这么认为?」
Vec「我只是把这些东西当成一件事物,并且想认真的做好做完美罢了」
于是,Pache 的征途,便开始了。
Vec是敲代码的,我是做设计的。
当然其实我更倾向于「产品经理」这么一个耍嘴皮子的职位。因为我基本上很少动手去做一些设计。多的只是一些长达数千字的新颖功能的描述与需要进行改动的细节整理。
前文也提到了,我与 Web 界其实是脱节了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在这个互联网风起云涌变化莫测的年代里,多了各种各样的网页框架、出现了 CSS3、HTML5、ECMAScript 6 等这些一系列的新技术新标准,这些的出现使得网页的制作越渐简单,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投身进入网页的战场。
而在被乔布斯光环渲染过的世界中,人们总是对设计有些别样的「追求」——至少不要难看,不要像那些旧博客那样土。
因为人性的懒惰,我们先是驯养了代替人类步行的马,后来是制作了车。网站也是一样,先是 HTML 代替了简陋的页面,有了更多纷呈的选择,后来发展到 CSS,再后来到今天,已经基本不太需要懂如何对网页进行编程就可以建设网站了。那便是后来的三句名言:
Proudly powered by
Powered by
Theme by
我个人认为这的确是一件每个人都会感到高兴并应该为其高兴的事,因为这些技术的创新,使得现在进化为人人皆可打造自我空间的时代了。
在以前,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制作这么一个东西,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复杂的东西会越来越简便并越来越普及。我相信许多人对个人博客还是抱有一定的梦想的,毕竟它还是属于自己的一块小天地,不受他人限制并可以写下一些父母与同学不知道的小秘密,只供自己最最亲密的朋友浏览,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朋友,只是想和志同道合的隐形的战友相会而已。
有了这些便捷的工具,就能迅速的构建起网站的后台,能使用这些引擎驱动前端并寻找能与此工具契合的模块安装、排版、布局、小规模改写后,就能生成一个无比漂亮,甚至于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乔布斯倡导的 less is more 的现代主义风格的网站。
不过,却因为上述的原因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甚至严重到没人意识到。
由于我个人属于新世界中的 Web 界新人,初到乍来的缘故以至于我在初期没有把握好一个度,导致起初对 Vec 提了许多变态的要求,使得许多方面被弄得一团糟[4]
但是由于我个人天资聪……后生努力学习与培养设计、美感的缘故,并且父亲本身也是艺术创作者,总是能引起我对设计的思考与美感的关注,常常鼓励我思考如何才能使得用户的体验变得更加美好与不反人类。由此,我的创意思维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就如期地培养了出来。
所以,我敢打包票说,在写这篇文章的一个月之前我实际上没有看过多少个个人网站。
我想乔布斯的确是有他的道理,无论是 iPod 还是 iPhone 的研发,他所指定的开发团队成员必须是没有做过随身听与手机相关职业的人才能进行相关研发,因为乔布斯认为做过这些研发的人总是死板的,他们会认为他们做的 CD 机与按键机总是对的,不存在比这个更好的东西,就算有,也会用各种你听不懂的术语来跟你推脱并反驳:你不懂你不对你不该你不明白你不了解。iPad 就更加不用与其相提并论了,因为在发明 iPad 之前就不存在对平板的明确定义——大概只存在于电影当中。
但无论是我还是比我更加具有创造力的人,想象力与创造力总是会有贫乏期,再加上我对 Pache 首页在大屏上的显示与各种细节的样式并不是那么满意,便开始了我对其他网页爱好者的个人博客的调查,希望我能在其中寻找一些新的交互方式与新的设计技巧。 调查过程中还是奇乐无比乐趣无穷的。
一开始,我问 Vec 要了一个链接,我从这个人的友链到再另一个人的网站里,再友链,这个做法循环了 40 来次左右吧,我对着我头顶的灯泡[5]发誓:我绝对看了 500 多个个人博客。
从大西洋沿岸的美利坚到日不落,再到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法兰西与隔壁的德意志。从粤北的贫困山区与父母双亡的小伙子,到早已出国移民的官二代与富二代。从清华北大交大浙大中大中科大,到耶鲁剑桥东大阪大东工大。从普通御宅族萝莉控,到对着实体枪支也能发情的军工宅。从同性恋到双性恋再到变性人……
各种各样的人,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把这些各种各样的内容写了下来,便成了各种各样的不同风情的网站。
但很可惜的是,其中有一点万变不离其宗。
在经历了 500 多个网站的洗礼后,我对这个世界是真的开拓了眼界,提升了自我认知水平与感到了我自己有多么……自中。并且强烈的意识到一点:不应该是我去他们网站抄袭或者寻找灵感,而是他们真应该来 Pache 抄袭一些东西,哪怕只有一点也好。
因为他们的网站对待用户体验、网页设计与对「个人网站」的理解已经荒谬到一种新的地步。
在一开始我是抱有惊讶的感官之情去做这个调查的,希望或许能从外界获取更多有意思的设计。的确没有错,刚开始是比较高兴的,有部分开发者把他们的个人网站的配色与布局摆设的非常美观,当然有些则不然,但大体上还是非常不错的。
在观看到 100 个左右,再到 200 个,再到 300,最后到 500 多个,我停了下来,感到更加的有意思是——实际上每个网站的设计都离不开那一套。
我做了一个统计与分类,总结了关于网站设计方面的「党派」之争,请各位对号入座,非常可惜的是目前尚且只有 Pache 能逃过这个命运。
希望各位能在后续提醒我更多不一样的、能逃出这些「党派」的网站,我会在这里一一补充。
巨大封面党
这类的网站一进去,便能看见他们引以为傲的封面,或许是动漫人物,或许是风景图,又或许是他们自豪的 logo 与大片的网站主题色:
并且这种网站还有一个小分支——一进去就是一张大图片,你完全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看到内容,没有任何按钮,后来整了几分钟才发现往下滚才能看到真正的内容。当然有些网站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交互设计作为缓和,例如图片加载完成后会往上拉几下,或者有一些箭头符号叫你把页面往上拉等等
首页标题文章党
其实上面的那幅图基本就囊括了首页标题文章党,不过这党派里还要分有预览还是无预览:
有预览是指全部文章皆有预览或者是第一篇能看到全内容后面是有文章预览的设计
无预览是指全部文章皆属于可观看全部内容的设计
1/3 侧边党
这个一般是左边占据了屏幕 1/3 左右的空间,制作了侧边栏,放上了自己的头像和各种分类按键,右边是文章。当然,也可能会左右对调:
背景图党
一般是类似 QQ 空间一样的布局设计,背面放上了动漫壁纸或者风景壁纸:
模块分割党
他们喜欢将所有的模块都一个个分开,瀑布流比较常见,或者我上面的背景风景图党也一般是模块分割党的好朋友。
只显靠右标题党
这种灰白色调比较多,变相的有顶部导航栏颜色不同、第一篇文章可以看到内容等。
不过大部分不是单纯地这样制作,挺多的是各种融合、撮合在了一起,例如我上几张图中预览,几乎每个党派里都会出现标题文章党。
实际上我真的不是自大与骄傲,特别是我没有开眼看世界的时候,我总认为我们博客是个非常非常普通又一般的,这么一个博客,在小地方上做了一些交互上的小突破而已。但真的没想到,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这么的精彩。
我一直在警惕一个事情,就是我真的没有觉得我做的有多高尚,但别人真的太差了,我的自大是这帮兔崽子自小导致的,我们本来都不需要自大或自小,就自中就好了,但是一群兔崽子围着你献媚般的自小,逼得你就膨胀起来了。
——罗永浩
我整理完这些博客的布局设计、毫无长进的交互设计与丝毫没考虑移动端使用者的用户体验的设计,我真的不由得对整个互联网世界发出一声叹息。
都说独立开发者爱自己作品胜于自己的孩子,但无论是网页设计师[6]还是所有的网站开发者,他们总是有意无意的喜欢自己的孩子长得像隔壁老王的孩子一样。
原因大概只有一个: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生出比隔壁老王孩子还帅的孩子
我这近几天一直在思考的便是关于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创作者会容忍自己的「孩子」长得跟别人一样,甚至是欣喜若狂的?
这的确是非常没有道理的,但情况确确实实发生了,并且不是个例,而是 99% 都是这样——丝毫没有创新精神。
还记得我在前面列举的三句名言吗?
Proudly powered by
Powered by
Theme by
自豪地使用
由 强力驱动
主题来自于
你当然会填,甚至还能把对应的超链接网址背下来了:WordPress、Hexo 和自己制作的或是 GitHub 上已经拥有的主题。或许除了 WordPress 和 Hexo 之外,还有各种已经过气或比较少人用的另类建站工具与引擎驱动吧。
我想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易用的工具过度普及,由于 WordPress 和 Hexo 的盛行,导致不会开设网站的人也能开设网站,不会设计的人也能拿着 WordPress 自带的或是 GitHub 别人做好的主题建设网站,并且跟别人说:你看,我网站多好看。
然而你的网站跟别人网站也一样的「好看」。
有些网页开发者看到这因此会感到自豪,因为他引以为豪的主题是他自己设计的,然而他无论怎么设计,总是逃不出我上面所讲的那几个「党派」。
其实这非常的可怜,导致变成如此落魄甚至于无意识的原因,估计是因为在制作主题时或者制作主题之前,主观客观的意识被这些「党派思想」所影响了,又或者参考的时候不够完整,没发现自己网站与别人的网站其实也没什么不同,等等……
但是,有几个开发者我想在这列举表扬一下,虽然交互上没有进步、移动端兼容也不太友好,也没有完全跳出「党派」思想,但是他们设计出来的界面却是非常的具有创意与突破,请原谅我私自把你们的网站挂在这,因为实在太棒了:
- Sth. ( https://v2bv.net/)
- 恋符「Master Spark」(https://marisa-kirisa.me/)
或许里很难想象到一个浏览了 500 多个个人博客的人只筛选出来 2 个可以表扬的博客网站。
都说现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在一个制作软件、网页基本属于零成本的年代,为什么就没有人会有投入心思,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改变呢?
我在前文也说到了,我并不反对使用 WordPress 与 Hexo 等工具来建设网站,我甚至持是鼓励态度的。但是很多人却不单只把此当成工具,甚至把这个当成你家的家具,这不是非常荒谬吗?
就跟你去到别人家里,发现对方也买宜家,不仅买宜家,连个款式也是一模一样的,甚至不仅款式一模一样,连布局也是一样的。好歹也选个或者自己定制个长得不同的,有些个性的桌子来展现自己优雅的品味吧。
不造,因为浪费时间。我不会,我不懂,我懒得弄。或者是:我觉得没什么吧,反正用的舒服就好。
为什么会是这样想的人占全国乃至全球的绝大部分,我简直无法理喻。
我现在必须得找一个跟我和 Vec 有相同想法的人,来证明我的观点是对的。
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好。
我找到了我早前在网络上结交的设计师朋友,当然也不是非常熟悉的那种,但基本上如果有什么技术上的疑问或者请求都会请他来帮忙。不过其实他并不是特别乐意——因为我长期没付人工给他。
这确实是令人反感且欠揍的,不过他还是会拉下面子帮我设计了一些图案与布局,在这非常感谢他,特别是模仿「Steins;Gate」的「Torzo;Gate」,真的特别好看,一直在当成桌面壁纸使用。
当时,我就问他「Pache 上的那个跳页对话框应该怎么设计才能变得好看,特别是两边那个翻页按钮,怎么弄都特别奇怪」
他立马运用他多年的设计经验,并给出了非常漂亮的翻页设计:
我「牛逼!太好看了!……但是我们那个跳页的功能呢?」
他又立马给出了个解决办法:
他说「第一种那个是点击右边的 3,弹出所有的页码,左右两个翻页按钮消失,像电梯一样展开,点击哪个便跳到哪个页面」
我「这个想法不错,但是可能有不止 3 个页面的文章存在。这个跳页就不太友好,假如页码多的话,这个『电梯』不就当成擎天柱了吗?如果不是擎天柱,用的是我们的滚动跳页的话,第一用户不清楚我选中的页面是哪个页面,第二是用户不知道这个可以滚动选择,第三就是这个设计的模样不太友好,移动端也难以操控并且不符合 Pache 的优雅感官啊」
他「如果真要这么多页的话,只能是这样了:」
我「那跳页去哪了……」
他「那你们这个设计本身就不对啊,就不应该这么设计」
我「没有吧,这个滚轮设计灵感来源于 iPod 的经典转盘设计,用户在滚动 5s 内必然能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页面或大概的文章部分,不存在不好的设计的说法吧」
随后,他便转移了另一个话题了……
其实这的确能在此看出大多数设计师的本质,再次依据我的浅薄的阅历来看,国内出身的大部分设计师分两种:
- 你这个不对吧,我才是对的
- 你都没有给我设计或开发大纲稿,我怎么知道怎么设计
一个不接受别人的想法,一个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是现在的设计师普遍的一个现象。 我非常无奈,并且就此认定他不是我们最好的人选,我们真的谈不来。
于是我向我的设计师朋友询问:怎样才能找到专业设计网站界面的人士?
他指引了一条道路给我——站酷。
他说你们合作的话,首先当然得是统一语言吧,其次国内最大最好的设计师基本都在站酷上了,去那找吧。
我说好的,随后便展开了一场大海捞针的行动。
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努力去做一个基本没什么人看的博客,大概是因为我对个人博客还是怀有一定的情怀并希望打造一个全球最强的并且与众不同的博客,仅此而已。所以我连盲目的大海捞针也做的出来。
一打开站酷,扑面而来的黄黑搭配的设计风格,显得具有活力但又不张扬。
刚感叹完你便会懊恼不已,你想看网页设计类的作品,在哪?
哦,原来「发现」=「筛选」……
你非常行云如水的选中了网页设计,打开页面发现:
说好的网页设计的作品呢?我只想看作品
不好意思,说不行就不行,你就是要看这些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广告和说自己是「教程」的文章。
你非常苦恼寻找了半天,你仍然找不到如何筛选作品,但是你却在这里发现了一个新的天地:
天哪,原来我已经选择好了的「网页」这个地方还有东西隐藏着的,我真笨!于是你抱着自己是蠢材的心,选择了「个人网站/博客」:
你松了口气——终于是作品了。
等等,这些是个人网站和博客?
怎么全是些公司宣传页面?还有一堆文章打着自己不是文章的旗号混在这里。哦,还有一些是个人网站的,还好。
但好像没有博客。
你找了半天,发现根本就没有博客这种过气类型的存在,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你无奈的打开了搜索页面,搜索关键词「博客」
天哪,怎么在这个页面里可以有筛选?
你开始反省你是不是笨蛋,并且开始寻找适合你博客设计的人
最终你在一堆其实也不是博客的作品里终于找到了几个称心的设计师,并逐个与之交流,请求他们的合作。
随后你便能得到过几种结果:
- 完全不搭理你,接着发我的作品
- 多少钱?
- 因为近期比较忙……
呵呵,你懂的,对吧
根本没人想与我们合作,原因大概便是博客这东西没发展前途,第二是没有钱赚,第三是何必劳烦自己?
因此你在这个极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行其道的社会里,做一些理想主义者所追求的东西,好点的就被说成「异类」,差点的便是「骗子」,再坏点就是「傻X」。
直到目前,所有方法都已经穷尽,并且没一个行得通的。
怎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先来讲回国内的个人博客吧。
前文提到了诸多开发者利用 WordPress 与 Hexo 建站工具来迅速地构建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网站,并且在网上下载了几套已经用到审美疲劳的模板与主题进行前端大面积的覆盖。
无论是在站酷上的设计师,还是网站开发者,他们其实并不抱有一种认真对待这件事的想法进行建设——毕竟你弄得多好,看的人数也就那样。
但是更有甚者有着更加严重的问题:他们甚至已经认为他们做的网站主题与交互已经到达了「巅峰」。
或者会说很多人用RSS阅读器与手机阅读模式来阅读你的网站,对于博客真正主要的是内容,而不是网页的设计与交互,与其劳废这么多心思与时间去做这些东西,不如认真研究下技术写几篇文章来增加下阅读量。
不过,总有些东西还是要有人去做的,对吧?不然估计你们以后可能也就用不到这么好的设计了。
我能理解很多建站的网页爱好者和网页建设者,还有以此来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的自由职业者、还有为了写一些自己的观点而不被监视与骚扰的人。在这些人其中,一般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的人在于「网页建设者」,其余的一般都认为自己是有想法也弄不出来,或者只能勉强靠 WordPress 和 Hexo 来实现自己的想法。
会有人因为太忙而觉得没必要浪费精力,才使用别人的主题。也会有人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设计天赋才想不到如何突破。
但是我想在这说明一点的是:不是说一个好的设计需要有多大的能力去完善它并把它制作出来。而是在于你用你手头上拥有的资源制作一个最好、最与众不同的一个设计。
然而你真的对自己的「作品」抱有与他人别无二致且希望与众不同,宁愿被同质化也不愿被当成异类吗?不妨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做开发者要学会善于思考,因为每个人都能当设计师,只是在于擅不擅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而已。你要学会善于发掘周边所有事物的一切: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我能不能做的更好?更加的不反人类且更具有创新性易用性?
创新的源泉有很多: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新的设计与新的交互、新形势的设计浪潮带来的新的设计风格等等。
为什么我们把一个注释的功能称之为「优秀的功能」?
在诸多网站中的解决办法是:悬浮窗与跳转。悬浮窗容易出 BUG 且使用起来会在低配机型上造成卡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本的观看。跳转就更加不用说了,跳转容易出现跳转错误的 BUG,并且完全看不到文本。
优秀的功能之所以叫优秀的功能,总归是有它自身优秀的点。它解决了世界上在电子排版中存在的注释问题且充分的发挥了「数字时代」的优势——即时演算的变化。它首先是个注释,可看可不看的那种,其次注释应该对照着文本来观看才好于理解与联系。在行距中裂开出现注释的文本。内存的消耗既低且能解决对照文本阅读的问题,这问题连纸质书都无法解决,因为在形式上纸质书已经输了。
并且制作这个效果实际上不太需要很强的编程能力,应该是大部分入门者都能轻松应对的代码。
从这个事例中你就能明白其实好的设计真的不太需要有什么专业的素养或者学习各种各样的东西。真的只是需要动脑子去思考为什么是(Why)、为什么不(Why not)与怎么做(How),仅此而已。
绝对不要放过任何一处细节——除非你没注意到。当你能完全注意到这些细节的时候,你就足以改变一个交互方式并取得更高一层的创新。
还有诸如跳页的形式、代码框的复制、流量机制下的图片观看模式、还有各种数不清的小细节与还没来得及给世界上的各位呈现的新的交互方式。
我们必须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只是为了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点。
也希望其他个人网站的博主或者做别的行业的人别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看完我上面这番话能认真思考一下对周围所有事物的新的设计与想法——你应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没有展现出来。
不要害怕自己出丑,不要怕做高难度动作。那些出了丑还能继续坚持的,才是改变世界的中坚力量,才值得去鼓励。而那些一开始就妥协甚至抄袭的,不会有太好的明天的
——罗永浩
写到这该是做一个全文的总结与对未来的向往了,但其实我也没什么好说的……这整篇文章写的很乱,是我从晚上或者凌晨时间分别完成的,耗时大概三四天吧。
虽然标题是「NT 的 Pache 制作史」,但由于我在合作的角色中担当的是一名设计师+产品经理的职位,导致我写的东西大都与设计有关,最后的确也扯到了设计层面上了。
认真的来说,我还是比较热衷于做一些不同的事。在与 Vec 合作之前我是和 N 氧化碳浏览器的作者合作制作「N 氧化碳浏览器」的,职位于现在也是差不了太多。但最终合伙人因为工作原因在2014年弃坑并加入了一个创业团队而分道扬镳。
大家可能都喜欢在关于里把自己介绍的稳稳当当,从自己的职业身份、技能、想法到这个网站的名字、创作由来等等写的非常全面,而 Pache 似乎全都是一些关于 Pache 介绍,和我与站长个人没有多大点关系。
对的,我这个人就喜欢玩神秘,非常装逼,不是吗?
关于我的话就说到这吧。
毕竟 Pache 的征途才刚刚正式开始,我们才刚刚热身完成而已,实在不应该把精力放在光宗耀祖与名垂青史的地方上。
因为,我们早已流芳百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