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钱,不一定能变强

知识的主要问题是不在于博,而在于精。

——安东·亨利·约米尼

此文有感而发于《中国智商税简史

年轻人的里表分歧愈演愈烈,甚至可能要到达分裂出两种人格的地步:在朋友圈里表现的是过得风光满面的日子,晒着「娱乐至上」的照片,拍着「娱乐至死」的视频,最后当然还不会忘记介绍那几个根本不是朋友的朋友。裏子里却是为了风光的「娱乐至上,娱乐至死」,不得不花明天的钱还今天的债,同时被那些「朋友」催着还债。

在慢不下来的社会背景里,这种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期望得到他人尊重,希望自己不会像上一代那样平庸、要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精英的几重焦虑与压力下,诞生了诸如精英论坛知乎里充斥着各种的「匿名用户」们、没有文化水平的杠精(例如一段话打不全,还要加上成十上百个感叹号才罢休的朋友)、田园女权、圣母玛利亚们,还有一堆「高阶辩论师」经常使用的「讲道理、说实话、这不客观,我不认为、emmmm...我觉得、我反对」等句式。

他们的需求其实都很简单,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金字塔来看,是因为中国已经完成了温饱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的,所以你不想看到满地杠精的话,只需要饿他们几天就好了),之后急需解决的小康阶段(社会需要与尊重需要)的问题就恰好落在了现在的年轻人身上。

马斯洛的「人的需求」金字塔

他们在工作的时候,他们总是感觉和自己的同事、领导不能很融洽的相处,同时在工作的时候,他们总是感觉自己欠缺的很多,所以他们就想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来好好的补充自己所欠缺的知识,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对一些城市白领来说,他们生活在大城市,他们每天都在感受着城市的变化和职场的压力,所以在重重压力和变化之下,很多人就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来让自己很快的适应当前这个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存在,每个人每天的状态都可以很轻易的被他人所知道,特别当我们看到别人在朋友圈里面或者微博上发布了一些他们每天的生活信息以后,这自然也会让一些很有上进心的人觉得他们并不想和那些优秀的人差距拉的太大,于是他们就迫使他们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

所以知识付费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城市白领在遇到高物价、高房价、高压力、多焦虑的情况之下,自然而然催生的一种主动选择学习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好多人为了将碎片化的时间很好的利用起来提升自己,所以他们就想到了知识付费。同时,当很多人在打开一些知识付费的课程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的课程写的很详细,同时它的定价也并不是很高,所以很多人就觉得花不多的钱学习很划算,这样不光可以学到知识,同时他们所花费的成本也并不是很高。

美德,即知识; 知识,即美德

——苏格拉底

重视知识,崇尚科学是作为人类最大的美德。但一直以来,被盲目重视的产业——教育业,却打破了这千年命题,瞄准现代年轻人的痛处来「以'德'服人」。

先不说现在政府在逐步打击的肥得漏油的补习机构(因素实在太多,在这里分析也过于冗长),目前最新型最大型的诈骗术就是在国内横行天下的各种知识付费的「互联网产教育产业」。

由于人的大脑并不像硅基生命一样能够输入一串0和1后就能完整记录下信息,且能用几GB/s的速度去「记忆」与「交流」,我们这种该被时代淘汰的碳基生命只能去使用5字节/s的速度,并用一整套有效的系统去花漫长的时间去强化记忆,加深理解。

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是漫长且乏味的。

大部分现代人当然都会表示赞同上面的那段话,可他们仍然会选择目前热门的知识付费——因为他们没有时间与心情去漫长的学习,选择这些课程能够澡后听、睡前听、坐车听、排队听、吃午饭听。

他们希望有人能够把知识咀嚼烂后喂到他们的嘴里,在这整个过程,付费的人理应是不需要思考的。(当然这也是他们希望不需要思考罢了)漫长的学习系统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时间、钱财,并且还不一定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这样一对比,还不如互联网知识付费,花钱买一些所谓的「名师」与某专业领域的「专家」对知识的讲解,这样连上网搜文章看都不需要了,只需要洗完澡躺床上听那些所谓的「名师」所理解的知识,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社会阶层」。那些「名师」就像当年那些讲古佬一样,讲得越有趣就越多人收听、观看。

可是这真的能深刻地理解到知识的内容吗?当然可以,但不可能了解到它的本质。精英社会里面有一条不成文的定则:正确的答案是固定的,剑走偏锋是不能被允许的。精英的思维也就代表着现在社会的主流思维,年轻人相信自己听了专家的讲解,自己了解到的那些就是真理——不如说,真理不真理其实和我们平民没什么关系,我只需要了解到现在大家认为是正确的知识,并能够运用它也就足够了。

我想,这应该是大部分花钱购买名师课程的功利主义者与利己主义者的想法吧。

获取的知识不一定需要是正确的,但一定要是主流的。这也进一步阻碍了年轻人的思考,没有人去质疑所谓的真理,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用最少的时间,最快的方式去比其他人站得更高。

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质疑真理,我们也根本没有权利去提出质疑。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你还觉得你没钱,那就想想你为什么还没骗到钱

——狗大V
充钱,才能变强

在这个所有个体都被互联网连起来的时代,以演讲为例,在互联网连接效率尚未如此高效的时候,可能受益的只有场地中那部分人,而且技术的落后使得知识的传播无法突破时空的限制,「知识付费」就很难做到。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的演讲内容传播速度非常之快,并且当内容传播到下一个节点后,此节点还会继续向外发散,如同病毒裂变般迅速席卷全网,这也是为何现今知识变得如此好「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买到的知识真的对现实遇到的事有帮助吗?这到底是「知识付费」还是「知识付废」?

这是个十分有趣的问题。还记得罗永浩当年演讲时讲到的三个英语传销派别吗?「神奇派」、「不不不派」、「N天搞定派」。再回想一下那些课程的文案: 「三天教你学会英语」、「XX小时学会XX」……本质上是不是只是换了个媒介来骗咱们钱。

但仔细想想,这些标题、文案,无一不在撩拨你的焦虑、压力,意图引起你的紧张感,从而让大脑在无形中收到信号:只要学会这些课程、掌握这些技能,升职加薪、人生即将走向巅峰。

知识付费为焦虑的中产阶层提供了一条便捷的上升通道,需要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一些金钱。如此一来,广大中产阶层 「自我提升」需求与 「时间少、精力低」产生的巨大矛盾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例如现在大部分的英语学习课程,课程把若干本英文名著切割成块,分配为每天的阅读任务,借助国民社交APP微信这一使用频率高的平台,每天定时定点将内容推送给用户,并且采用的是语音加文字的形式,十分便利,用户每天仅需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即可完成学习任务。如此一来,繁杂的知识被简化,碎片化的时间也有了相匹配的自我提升方式,英文学习变得简单容易。

商家提供的「贴心的学习计划」使得有英语学习需求的人们优先考虑自身产品,而「疯魔般」的朋友圈打卡,除了使传播变得更加迅速,还大大加深了朋友圈里其他人的焦虑感,于是新用户源源不绝,依靠「社群」与「焦虑」的来引爆全网。这种火爆,也完美的演示了上述「有效的解决方式」,这种解决方式也被称为「中产阶层的陷阱」。

那么,在打卡100天后,你的英语提升了吗?也许有,但它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提升」。毕竟,无论是应聘还是跳槽,证明自己能力的最有力说明是证书、获奖证明等硬件,而不是 「我熟练掌握了XX技能」、「我熟读大量SCI、EI」——当然,你说熟练地掌握了知识付费平台的APP的安装与卸载我想应该没人会不相信。

基于「最快的成功方式就是模仿」这一原理,最开始知识付费平台「薄荷阅读」赚得盆满钵满之后开始出现大批模仿者,这些模仿者的日子过得都不差,不过知识付费渐成知识付「废」,懒惰与焦虑的结合产物是数目不小的智商税,但这些智商税最后都进了少数人的口袋,中产阶层的上升之路依旧难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

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终结了大多数人眼中的「信息稀缺」,人们不再像18世纪的欧洲一样对报纸上的字字句句感到狂热,信息盈余本身让大多数信息变得没有价值。而知识付费找到了信息过载之后,对大多数人来说「因为稀缺所以有价值」的东西——认知升级。

也就是说,比别人拥有更多的知识已经不再是保有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了,比别人拥有更前沿、更深刻的认知,才能让我们比同辈更可能取得成功。知识付费就是通过这个痛点,召集各行各业专家们的经验和观点转化成对用户友好的语言和产品形态,为我们提供了这些稀缺的东西;我们和时代最前沿的思想和认知在知识付费之前,也从未如此近过。

并且很重要的问题是,知识付费采用了互联网规模化的方式来实现它。可这正是知识付费和稀缺性的关系具有讽刺意味的地方;在通过网络向数千万人传递某种认知的时候,它的稀缺性瞬间瓦解。

没有稀缺,就没有价值,就找不到意义,就容易焦虑。知识付费在解决互联网时代人们焦虑感的路上要被自身产品激发的焦虑感淹没了。所以,从信息稀缺到信息盈余,再从认知稀缺到认知泛滥,用户会逐渐发现,自己付了钱却没法再买到因为稀缺性而具有价值的东西了。

没有信息的时候,我们渴求信息。没有知识的时候,我们渴求知识。现在,信息与知识已经足够多了,还有什么是我们没有的?

「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获取知识的纯真驱动力来自于求知,而获得求知的驱动力则是来自于向他人表达自我,而不是来源于焦虑、跟风。「装于学,学于装」并非只是同装会里开玩笑的一个口号,而是一句涵盖了整个知识获取的过程的句子。只有去思考如何获得能够让他人注意到我的知识、如何用学到的知识去向他人表达自我才能真正的、深刻的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